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气道阻塞和通气障碍:慢性支气管炎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及纤毛功能障碍,最终引起气道阻塞。随着时间的推移,气道阻塞会加重肺泡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从而引发肺内低氧血症。
2.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由于气道阻塞,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高碳酸血症(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低氧血症可以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尤其是对心肌供氧需求增加的心脏影响显著。
3.肺循环压力增加:慢性低氧血症刺激肺小动脉收缩,引起肺动脉高压。长期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使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呼吸系统感染和急性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感染,这些感染会导致炎症加剧,进一步恶化气道狭窄和阻塞,增加肺循环负担,加速病情进展。
5.其它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和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不仅直接损害气道,还能通过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间接加重肺循环负担,促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形成。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预防急性加重和尽早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戒烟、避免有害气体暴露和控制感染都是减少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