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化学因素: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尤其是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情绪低落。
2.激素波动:例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或更年期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
3.生活事件和压力:工作压力、家庭问题、重大生活变化或创伤性事件都可能导致情绪低落。长期积累的压力也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4.睡眠不足: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情绪稳定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或质量不佳可能导致倦怠和情绪不佳。
5.营养不良: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如维生素D、B族维生素和铁,可能与情绪低落有关。
6.运动不足: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提升心情的化学物质,缺乏运动可能会减少这种积极效应。
7.精神健康问题: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的情绪低落。
8.社交孤立:缺乏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也可以导致情绪低落,因为人类天生需要社交互动。
情绪低落时,要注意观察其持续时间和强度。如果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能需要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以获得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