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准备活动
进行运动前,需至少进行5至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动态拉伸,以提高肌肉温度和血液循环。
热身后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避免骤然增加运动负荷。
2.合适的装备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保护装备可以显著降低损伤风险。例如,跑步应佩戴减震性能良好的跑鞋。
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择特定的防护设备,如篮球比赛中使用护膝。
3.正确的技术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术,避免不良姿势和动作可减少损伤概率。
定期参加专业教练的指导可帮助修正错误姿势。
4.控制运动量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疲劳性损伤。
注意劳逸结合,每周至少安排1至2天的休息日。
5.及时处理
若发生轻微损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持续15至20分钟,这有助于减轻肿胀。
对于严重损伤,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保持适当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查装备状态,适时更换磨损的运动用品也能有效预防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