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形态和分布: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结节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可能不清晰。病灶常位于肺的外周部位,有时也可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部分案例中会出现多个结节,提示可能存在播散性病变。
2.内部结构:肺结节内部可能出现“空洞”改变,尤其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感染。这些空洞常具有薄壁或厚壁,中央可能伴随液平面。空洞的形成通常与真菌的侵袭性生长有关。
3.周围表现:真菌感染常伴随“晕圈征”,即结节周围出现毛玻璃样密度增高。这种表现反映感染区周围组织的出血和炎性反应,典型见于侵袭性肺曲霉病。随着疾病进展,此症状可能逐渐减弱或消失。
4.病灶进展:慢性真菌感染如慢性肺曲霉病,则可能呈现局部反复发生的结节、纤维化或钙化等改变。对于既往存在基础性肺病变的患者,真菌感染还可能造成结节附近的结构破坏。
5.分析特殊病例:某些真菌感染,如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等,可形成较大的单发性结节或肿块,易被误诊为肿瘤。免疫功能低下个体容易发生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并伴随双肺范围广泛受累。
肺结节的真菌感染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真菌培养或抗原检测)、组织活检结果综合判断,避免单凭影像学特征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