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一周未排出应该如何处理

2025-01-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结石一周未排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以避免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1.监测与评估

输尿管结石是否排出的关键因素与结石大小和位置密切相关:

小于5毫米的结石排出率可以达到70%-90%,一般无需手术处理,可通过药物及多饮水促进排石。

结石直径大于6毫米时,排出率显著下降,仅约20%-50%,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长时间未排出的结石可能引起梗阻、感染,甚至肾功能受损,需尽早处理。

2.保守治疗

如果无明显并发症,可以尝试以下保守方法: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500毫升以上,有助于增加尿液流速,冲刷结石。

镇痛与解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帮助放松输尿管肌肉,促进结石排出。

适当运动:跳跃或其他轻度负重运动有助于加速小结石的移动。

3.侵入性治疗

当药物和自然疗法无效且存在较大风险时,需要选择介入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中小型结石,通过声波将结石震碎,碎片随尿液排出,成功率达75%-90%。

输尿管软镜或硬镜取石术:内窥镜直接进入输尿管取出结石,适用于较大或嵌顿的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更大的结石或复杂情况,是一种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非常罕见,仅在其他方式无法实施时考虑。

4.并发症管理

若伴有高热、寒战,应警惕合并感染的可能,这是一种泌尿系统急诊情况,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紧急引流。

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甚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应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超声)和肾功能评估。

长期未排出的输尿管结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需结合专业医疗团队判断,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避免自行拖延时间导致病情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