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输尿管结石

2025-02-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常规检查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变化来发现与结石相关的病理特征。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且无创,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结石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1.检查潜血:输尿管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容易损伤尿路上皮,引起微小出血。尿常规中可检测到尿液中的红细胞,即“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研究显示,约85%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会出现血尿现象,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指标。

2.检测晶体和结晶:尿液中可能含有与结石成分相关的钙盐、草酸盐、尿酸等晶体。这些晶体的存在可以提示结石的组成类型,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3.监测感染指标:如果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可能导致继发性感染。尿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升高、亚硝酸盐阳性等感染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尿路感染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4.评估尿液酸碱度:尿液pH值的异常可能与某些类型的结石形成有关。例如,尿酸结石通常发生在尿液偏酸性时,而磷酸盐结石则多见于碱性尿液。

5.提示肾功能受损:尿常规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表明结石已对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十分重要。

尿常规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初步了解病情,为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奠定基础。如果怀疑输尿管结石,应尽早就医,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明确具体情况,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