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起因与风险因素:
年龄:多数患者在50岁以上,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遗传:约5%-10%的病例具有遗传背景,家族中有结直肠癌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饮食习惯:高脂低纤维饮食、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过多与肠癌的发生有关。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长期慢性炎症可增加癌变可能。
2.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仅有轻微的不适、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进展期: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腹痛、贫血等。
3.诊断方法:
粪便潜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来初步筛查。
结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并能进行活检以确定病理性质。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扩散程度。
4.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主要手段,尤其是早期肿瘤,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组织。
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针对晚期患者,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
放疗:多用于直肠癌,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可缩小肿瘤,提高治愈机会。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应用特异性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发现和预防是降低肠癌致死率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筛查,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远离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