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肠易激综合症:这种慢性胃肠道疾病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粪便中含有粘液。大约10-15%的人口受到影响。
2.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肠道产生过多的粘液,并引起血便、腹痛等症状。在发达国家,患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200-300例。
3.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导致肠道粘膜分泌过多的粘液,并伴随腹泻、发热等症状。根据具体病原,感染病例数在不同地区和季节有所差异。
4.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麸质敏感等食物不耐受情况也可能引起肠道内分泌增加,从而导致粘液便。这种情况下,避免相应的食物通常可以缓解症状。
5.直肠或结肠肿瘤:虽然较为罕见,但肿瘤也可能引起粘液分泌增加,需通过肠镜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