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机制:
阑尾腔内阻塞:慢性阑尾炎通常由阑尾腔内部分阻塞引起,阻塞物包括粪石、异物、寄生虫等。这些阻塞物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慢性炎症。
局部感染:未完全治愈的急性阑尾炎可能会演变成慢性炎症,导致纤维化和疤痕形成,从而引起持续性腹痛。
2.临床表现:
持续性腹痛:典型症状为右下腹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疼痛程度较轻,但持久不消。
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可能伴有恶心、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常在进食后加重。
反复发作:慢性阑尾炎的病程较长,症状可以反复发作并缓解,但每次发作时疼痛位置和性质相对固定。
3.诊断方法:
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及腹部触诊是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略有升高。
影像学检查:超声波和CT扫描可帮助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同时也能显示出阑尾的异常变化,如增厚、积液等。
4.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或因特殊原因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和饮食调理,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根治性方法是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微创腹腔镜手术。手术可以彻底解除症状,防止将来发生急性发作。
尽管慢性阑尾炎的症状较为隐匿,但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及时就医并接受适当的治疗,有助于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