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分子特性:BNP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在心室中合成和分泌。其前体为proBNP,经过蛋白酶裂解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
2.分泌机制:当心室壁因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而拉伸时,会刺激BNP的分泌。在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中,BNP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3.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诊断:BNP水平可以帮助区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BNP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越大。
治疗效果评估:通过监测治疗后BNP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风险评估:高BNP水平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风险。
4.参考值: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认为,BNP水平低于100pg/mL通常排除急性心力衰竭,高于400pg/mL则提示存在心力衰竭。
5.影响因素:BNP水平不仅受心脏状态影响,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肾功能等的影响。老年人和女性的正常BNP水平可能稍高,而肾功能不全者由于清除率下降,BNP水平也可能升高。
BNP在心脏健康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在进行BNP检测时需考虑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