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物学特征:
五步蛇属于蝰科蝮亚科,体型较大,成年个体身体长度可达1.2米以上。
头部呈三角形,吻端突出,故有“尖吻”之称。
皮肤具有明显的鳞片花纹,颜色从灰褐色到黄色不等,背部有深色横斑。
2.毒性及症状:
五步蛇毒液主要成分是血循毒素和神经毒素,可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出血、组织坏死等症状。
被咬后,患者通常在数分钟内出现剧烈疼痛、局部红肿,并迅速扩散至全身。
3.分布与栖息地:
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省份。
喜欢栖息于潮湿的草丛、林地以及农田边缘。
4.防范措施:
在蛇类活动频繁区域,应穿着厚实的鞋子和长裤,避免直接接触地面。
行走时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进入高草密集地带。
5.急救与处理:
被咬伤后,应立即远离蛇类,保持冷静,尽量减少活动以减缓毒素扩散。
用干净的布条或绳索在伤口近心端约5-10厘米处进行绑扎,松紧适度,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止血液循环完全阻断。
尽快前往最近的医院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五步蛇毒性极强,遇到时需特别小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若不幸被咬,及时求医是关键,争取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医疗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