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处):内关穴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焦虑和稳定情绪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血压。
2.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四指宽处,胫骨外侧):足三里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同时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3.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合谷穴主要用于调节全身气血,缓解头痛、紧张等症状,帮助降低血压。
4.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
5.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端,屈肘时在肱骨外上髁前缘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曲池穴具有清热泻火、降压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
通过按摩或针灸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高血压。但这些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