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结膜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现象,当眼睛表面的细小血管破裂时,血液会积聚在结膜和巩膜之间,形成明显的红色斑块。这种情况类似于皮肤上的淤青,但因为眼球结膜透明,所以血斑看起来更显眼。
2.结膜下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
外伤:轻微的眼部受伤,例如揉眼睛或撞击,都可能导致结膜下出血。
突然增加的压力: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或重物提举等活动,会导致眼部血管压力骤增而破裂。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管脆性增加,更容易发生出血。
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或使用抗凝药物的人,出血风险更高。
糖尿病: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导致微血管病变,增加发生出血的几率。
3.大多数结膜下出血无需治疗,可以自行消退,通常需要一到两周时间。采用温水洗脸、避免用力揉眼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4.但如果结膜下出血伴有视力下降、疼痛、复发频繁或全身出血倾向,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
结膜下出血虽然看起来触目惊心,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也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为了避免反复发作,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护措施,如避免眼部外伤,控制高血压,以及遵循医嘱管理相关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