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心理因素:
情绪处理:梦境能够帮助整理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压力。例如,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可能在梦中得到释放或管理。
记忆巩固:梦境有助于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从而加强对学习和经历的记忆力。
2.生理因素:
快速眼动睡眠(REM):梦境多发生在REM阶段,这一阶段占整个睡眠周期的20-25%。在这一阶段,大脑活动接近清醒状态,但身体处于暂时瘫痪状态。
内分泌系统:梦境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例如皮质醇和荷尔蒙的变化可能影响梦境内容和频率。
3.神经科学因素:
神经网络活动:大脑在不同睡眠阶段呈现不同的神经网络活动模式,尤其是在REM阶段,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活跃度增加,导致复杂和生动的梦境。
信息整合: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会整合白天积累的信息,包括感官刺激、潜意识愿望和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这些都会反映在梦境中。
提示注意:
做梦是健康睡眠的一部分,对于心理健康和生理恢复有积极作用。异常频繁或恶梦可能与压力、焦虑或睡眠障碍相关,应当引起重视并寻求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