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舌体颜色:
正常舌体:淡红色,表示气血充足。
淡白色:多见于阳虚体质或气血不足,可能存在贫血或消化系统问题。
红色:多见于实热体质,如有内热、上火、炎症等情况。
深红色:多见于阴虚内热,可能存在慢性病变或内热较重。
紫色:提示血瘀,循环不畅,可能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舌苔厚薄:
薄苔:正常情况,表明胃肠功能良好。
厚苔:提示湿浊或痰饮内阻,通常与消化系统障碍或感染有关。
没有舌苔:多见于阴虚火旺,可能有口干、盗汗等表现。
3.舌苔颜色:
白苔:多见于寒证、湿证,可能有感冒、胃寒、脾虚等。
黄苔:多见于热证,提示身体有炎症或热毒存在。
灰黑苔:提示病情较重,多见于长期患病或严重感染者。
4.舌体形态:
舌胖大:多见于痰湿体质,可能伴有浮肿、肥胖等。
舌瘦小:多见于气血两虚或阴虚体质,常伴乏力、面色差等症状。
舌有裂纹:多见于阴虚燥热,常有口干、便秘等问题。
舌边齿痕:多见于脾虚,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
5.舌面光滑度:
舌面润泽:表明津液充足,身体健康状态较好。
舌面干燥:多见于热证或阴虚,可能存在发热、口渴等。
舌面粗糙:提示体内有湿热,可能有消化不良或内分泌失调等。
通过舌诊可以提供有关个体健康状况和潜在问题的重要信息,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和症状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