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的意义和测量方法是什么

2024-10-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D-二聚体是一种血液中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通常用于评估血栓形成和纤溶活性。通过测量D-二聚体的浓度,可以辅助诊断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

1.D-二聚体的意义:

血栓形成评价: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后纤维蛋白降解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升高常提示体内存在活跃的纤维蛋白生成与降解过程,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患者。

排除诊断:在急诊医学中,低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排除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尤其是在低风险人群中,其阴性预测值较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监控:D-二聚体升高也是DIC的重要指征之一,能够帮助监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2.D-二聚体的测量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实验室技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D-二聚体水平。此方法操作复杂且时间较长,但准确性高。

快速乳胶凝集试验:这是一种基于D-二聚体与抗体结合引起凝集反应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急诊,结果快速但相对不如ELISA敏感。

免疫荧光法:利用荧光标记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通过荧光强度测定其浓度。这种方法兼具速度和灵敏度,适合快速检测。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采用化学发光标记抗体进行检测,具有高通量、高精度的特点,可实现大规模样本检测,适合大型医院实验室使用。

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避免误诊或漏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