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针灸的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同时还能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整痛觉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对于眼部的相关症状,一般常用穴位包括攒竹、睛明、太阳等。
2.临床应用效果:有些研究显示,针灸对视疲劳和干眼症引起的眼部酸胀、疼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一项小型研究发现,通过连续4周每周2-3次的针灸治疗,超过60%的患者报告症状有所缓解。
3.安全性和注意事项:针灸总体来说是较为安全的,但需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操作,以避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针灸不宜用于严重的眼部疾病,如急性青光眼、严重感染等情况。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怀孕的患者,应谨慎选择针灸治疗。
4.限制与补充措施:单纯依靠针灸可能无法彻底解决深层原因,例如如果转眼时疼痛是由屈光不正或眼部炎症导致,则仍需配合眼科专科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盯屏幕、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并适当休息。
如有任何不适,建议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