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液体摄入不足:每日摄入的水分不足会直接导致尿量减少。成年人每天建议饮水量通常为1500-2000毫升。
2.出汗过多:在炎热的天气或剧烈运动时,身体通过皮肤排出大量水分,从而减少排尿量。
3.激素影响:月经周期中黄体酮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水分调节能力,导致尿量的暂时性减少。
4.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排尿频繁但每次尿量减少,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尿痛和尿急。
5.肾功能问题:如慢性肾病,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早期发现和管理非常重要。
6.药物作用:一些药物,如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和某些降压药,会影响正常的尿液生成和排泄。
7.脱水:不仅仅是水分流失,也包括电解质平衡的紊乱,这会影响正常的肾功能。
8.压力和心理因素:焦虑和压力也可能影响排尿习惯,导致尿量减少。
9.内分泌失调: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新陈代谢,从而可能影响尿量。
若排尿量长期异常且无明显原因,建议进行专业的医疗评估,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和关注身体的其他症状有助于维护泌尿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