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外伤类型:眼睛受伤可包括穿透性损伤、钝挫伤或辐射性损伤等。特别是穿透性损伤更易直接影响晶状体结构。
2.损伤机制:外力作用下,晶状体囊膜可能破裂,导致混浊物质进入晶状体内部。冲击波也可能扰乱正常的细胞排列,引发混浊。
3.发生概率:研究表明,约有15%至20%的眼部外伤患者可能发展为白内障,该概率与受伤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密切相关。
4.发病速度:创伤性白内障的出现时间可以从数小时到几年不等,具体视损伤性质而定。
5.其他风险因素:除了外伤之外,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白内障的风险。
对于预防眼部外伤,应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在进行危险作业时佩戴防护镜。眼部受到外伤后,应及时就医,以评估损伤程度及进行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