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血压调节机制:人体内有一种机制负责调节血压,以确保在不同体位下对全身和大脑的供血。快速由坐或卧转为站立时,重力会使血液暂时流向下肢,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2.体位性低血压:当机体无法及时调节血压以适应姿势改变时,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此时,大脑短暂缺血可导致头晕、眩晕甚至晕厥。常见原因包括脱水、长期卧床、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3.相关因素:年龄增长、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或糖尿病、以及长期使用特定药物都会增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在饥饿或疲劳状态下也更易发生类似情况。
4.预防措施:缓慢地改变体位,如从卧位逐步过渡到坐位,然后再站立,可以帮助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频率。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和营养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如果频繁出现晕厥现象,应考虑咨询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