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膀胱功能减弱
随着年龄增长,膀胱壁的弹性和容量会逐渐下降,使得储存尿液的能力减少。正常情况下,成人膀胱可容纳约300-500毫升尿液,而老年人这一容量可能显著降低,导致较少尿液也能引发排尿冲动。
2.盆底肌肉松弛
年龄增长会导致盆底肌肉功能减弱,这些肌肉负责支持膀胱及尿道括约肌。如果它们松弛或力量不足,会影响控制排尿的能力,容易发生尿失禁的现象。
3.寒冷刺激
冬天寒冷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出汗减少,肾脏生成的尿液增多,因此尿量本身增加。同时,低温还会增强膀胱逼尿肌的敏感性,增加排尿次数。
4.前列腺问题(男性)
男性老年人中常见的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影响尿液排出,引起排尿不尽、尿频等症状。
5.体内激素变化
老年人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可能减少,尤其在夜间,多余水分无法被回收利用,部分老年人就会表现为夜尿频繁。
6.慢性疾病因素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从而加重尿频或尿失禁的风险。脑卒中或帕金森病可能损害膀胱控制中枢,加重症状。
7.药物副作用
一些老年人服用的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或某些精神类药物,可能会促进尿液排出,导致尿频和尿失禁。
保持室内温暖并定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可缓解症状。若症状明显或伴随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