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后肝脏可能出现纤维化、炎症甚至硬化等病变。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肝功能部分或严重受损,影响肝脏对许多物质的代谢能力,其中包括酒精。
2.酒精的代谢主要依赖于肝脏中的酶类,如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肝功能受损时,这些酶的活性可能降低,导致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减慢。尽管如此,由于乙醛(一种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的积累减少,可能导致醉酒感减弱。
3.长期乙肝患者的一些研究显示,他们可能会对酒精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肝功能异常使得机体对酒精刺激的反应迟钝,从而表现出“不易醉”的表象。
乙肝患者的肝脏已经处于一种脆弱状态,饮酒可能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肝功能,增加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即便乙肝患者自觉“不易醉”,饮酒仍然是有害的行为,应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