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补液:中毒型痢疾常导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可采用口服补液盐进行纠正,而重度脱水则需要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快速恢复水电解质平衡。医师需根据病情调整补液速度与成分,确保安全有效。
2.抗生素治疗:针对致病细菌,一般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药物,不过具体药物的选择应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以提高治疗效果。
3.对症治疗:对于高热、抽搐等症状,可应用退热剂、镇静剂等药物缓解不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但一般情况下对于细菌性痢疾不推荐使用,以免抑制肠道的清除作用。
4.饮食调理:在急性期宜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如米汤、蔬菜汁等。待症状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油腻、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小儿中毒型痢疾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