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盆底肌痉挛的定义:盆底肌痉挛是一种由于肌肉的不自主收缩或持续紧张而导致的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会影响到直肠和肛门括约肌的正常活动,从而干扰排便过程。
2.便秘的机制:正常的排便过程需要盆底肌的协调运动,包括在适当的时候放松以允许粪便通过直肠和肛门。当盆底肌出现痉挛时,这种协调运动被打断,粪便难以正常排出,导致便秘。
3.临床表现: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排便不畅、排便时间延长,有时伴随疼痛或不适。同时,可能会感到直肠区域的压力增加,这促使便秘的发生。
4.治疗方法:治疗盆底肌痉挛可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生物反馈训练等。这些方法旨在帮助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减轻症状。
5.预防措施:避免长期久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进行定期的运动锻炼有助于维持盆底肌的健康状态,从而减少痉挛及其引发的便秘问题。
相比之下,盆底肌松弛虽然也可能导致一些排便问题,但主要与大便失禁和尿失禁相关,而不是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