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定期监测肝功能:
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可能导致肝毒性。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应在治疗初期每2至4周复查一次肝功能,尤其是治疗的前3个月是肝毒性高发期。一旦发现肝功能指标异常,应及时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停药。
2.合理调整饮食:
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有助于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例如适量摄入鱼肉、鸡蛋和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这些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药物对肝细胞的损害。避免进食油腻、生冷及加工食品,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3.避免酒精和其他肝毒性药物:
酒精可显著增加肝脏负担,与抗结核药物联合作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在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酒。避免同时服用可能导致肝毒性的其他药物,如某些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任何其他药物。
4.遵医嘱规范用药:
抗结核药物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足量、规律服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擅自改变用药方案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可能增加肝脏负担。不良反应出现时需立即联系专业医生。
5.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证充分的睡眠,避免熬夜,并适量运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应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因为这些都可能间接影响肝脏健康。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结核病治疗的效果并最大限度保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