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转氨酶升高:
病毒性肝炎:常见于甲、乙、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水平升高。
酒精性肝病:长期过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尤其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导致转氨酶升高。
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可引发肝脏负担,造成转氨酶升高。
自身免疫性肝炎: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肝细胞,导致肝损伤和转氨酶升高。
2.胆红素升高: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受损,降低了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溶血性黄疸:红细胞过度破坏增加间接胆红素,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
阻塞性黄疸: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入肠道,引起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结石、胆管癌等。
新生儿黄疸: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导致暂时性胆红素升高。
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多与肝脏及胆道疾病相关。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