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管理:监测血压水平是关键。成年人正常血压值一般应在120/80mmHg以下,高血压通常指140/90mmHg以上。如果血压持续偏高,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降压药物。
2.药物治疗: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需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指导来使用。
3.饮食调节:饮食中减少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300毫克,更有助于血压控制。增加富含钾、镁、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4.生活方式改变: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戒烟限酒也是改善血压的重要措施,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5.管理压力:学会通过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体和心情,以减少精神压力对血压的影响。
6.就医检查:如果后脑胀痛持续,特别是伴随视力模糊、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排除高血压危象或其他严重的脑部疾病。
规范管理高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与治疗并发症的重要途径。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