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血栓形成机制:直肠癌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卧床时间增加等因素,可能导致静脉血液流动减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癌症本身也会使血液更容易凝集。
2.药物治疗选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或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液凝结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来起作用,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或促进已形成血栓的溶解。
3.治疗周期及监测: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可能因个体病情不同而异,通常需要几个月。在此期间,定期的血液检查如凝血功能测试是必要的,以确保药物剂量合适并避免出血等副作用。
4.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建议逐步增加活动,穿戴弹力袜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血栓再发的风险。
通过正规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栓并恢复正常生活。在药物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出现异常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