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改变对事件的错误认知来缓解焦虑情绪。研究显示,其有效率可达到70%-80%。
放松训练,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深呼吸技术,可以帮助降低过度的生理唤醒状态。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以及苯二氮卓类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减轻焦虑症状。
药物治疗通常需要严格遵医嘱,部分药物可能需要连续服用数周才能显现效果,且在停药时需逐渐减量以避免依赖或副作用。
3.生活方式的调整
每周规律运动3-5次,每次30-60分钟,有助于释放内啡肽,缓解紧张情绪。
保证每日7-9小时的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建立稳定的作息习惯。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加重焦虑症状。
4.社交支持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感受能够缓解孤独感,并增强面对压力的能力。
参加线下或线上支持小组,找到拥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经验。
早期识别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应对焦虑症,有助于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和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