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症是什么病

2025-03-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波动为特征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经历明显的情绪高涨(躁狂或轻躁狂)和情绪低落(抑郁)交替出现。这种疾病可能对个人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1.双相情感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表现为异常的情绪高涨、自信过度、精力旺盛和睡眠需求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冲动行为,例如过度消费、冒险性决策或侵略性言语。

抑郁发作: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极度疲劳以及思维变慢。患者可能伴随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甚至严重时出现自杀想法或行为。

2.其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

遗传因素: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约5-10倍。

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功能紊乱以及脑结构异常被认为是关键机制。

环境因素:长期的压力、创伤事件、药物滥用等外界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3.双相情感障碍的分类主要分为两型:

I型双相情感障碍:至少有一次完整的躁狂发作,可能伴随抑郁发作。

II型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反复的抑郁发作,以及至少一次轻躁狂发作。

4.治疗方法通常包括:

药物治疗:情绪稳定剂(如锂盐)、抗癫痫药物以及部分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帮助控制情绪波动。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家庭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

生活方式干预:确保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刺激和酒精等可能诱发症状的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需要长期管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建立良好的支持网络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未经治疗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复发率,因此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尤为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