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性因素
睡眠结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阶段比例减少,而浅睡眠比例增加,更容易在浅睡眠阶段出现梦话。
压力或情绪波动:老年人可能因家庭、健康等问题感到焦虑,这些情绪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并导致梦话现象。
疲劳过度:体力或脑力透支会使睡眠时大脑未完全放松,从而出现说梦话的情况。
2.病理性因素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可能导致睡眠过程中神经信号异常,表现为梦话。
睡眠障碍:快速眼动行为障碍常见于老年人,患者在快速眼动期会伴随梦境表现出明显的说梦话或肢体动作。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镇静剂、抗抑郁药可能干扰正常睡眠周期并诱发梦话。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若控制不佳,可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增加梦话的发生概率。
3.外部因素
外界环境刺激:噪声、温度不适宜等环境因素可能打断深度睡眠,使大脑在浅睡眠中呈现活动状态。
饮食习惯:睡前摄入大量食物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可能引起睡眠不安宁,进而增加梦话的可能性。
长期频繁地出现梦话,尤其伴随其他症状如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应及时就医以排查潜在疾病。保持规律作息、良好情绪、营养均衡对改善睡眠质量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