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和饮食:
保证每天7-9小时的优质睡眠,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
避免大量咖啡因或酒精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加重焦虑或低落情绪。
每天补充均衡的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如坚果、全谷物)、镁元素(如香蕉、菠菜)以及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类)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2.适当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能促进脑内啡分泌,从而提升情绪。
尝试瑜伽或太极,这些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缓解心理压力。
3.调整认知模式:
当发现情绪低落时,记录下困扰自己的具体想法,分析是否过于消极,并尝试用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学会接纳暂时的不良情绪,告诉自己“这只是短期现象”,避免陷入自责或过度担忧。
4.呼吸和冥想练习:
深呼吸方法:每次吸气3秒,屏住呼吸2秒,再慢慢吐气5秒,重复数分钟,能够快速平复情绪。
冥想时专注于自身的呼吸或背景音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关注,从而恢复内心平静。
5.社交互动与寻求支持:
与信任的家人或朋友分享感受,有助于释放压力,获得安慰。
如果持续低落超过两周或影响到日常生活,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师进行专业指导。
保持健康的习惯和积极的认知,通常可以有效地调节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