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老年性痴呆患者常出现“日落综合征”,即黄昏后精神症状加重,包括焦虑、不安、幻觉或行为异常。这种情况多见于疾病中晚期阶段,由大脑功能退化引起。
2.睡眠障碍:年龄增长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失眠、昼夜节律紊乱等问题,导致夜间醒来频繁或睡眠时间缩短。
3.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伴随入睡困难、中途易醒、噩梦或凌晨早醒等睡眠问题。情绪低落也会促使其夜间产生烦躁行为。
4.慢性疼痛或身体不适:如关节炎、神经痛、胃食管反流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并诱发焦虑和不安。
5.药物副作用: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激素类药物、利尿剂)可能影响睡眠,导致夜间清醒或活动过多。
6.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这些疾病通常伴随动作迟缓、震颤或认知功能下降。
7.环境因素:环境过于吵闹、光线昏暗或温度不适宜,都可能干扰老人的正常睡眠。
针对上述可能性,需要针对症状进行早期就医和全面评估。诊断明确后,治疗应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优化睡眠环境、合理使用药物等。不可忽视照顾者的压力,应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