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持冷静与隔离危险源
遇到患者有摔东西或其他攻击性行为时,身边的人首先要保持冷静,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这种情况下,争辩或指责反而会加剧患者的情绪波动。应迅速将患者周围的易碎物品、尖锐危险工具移开,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2.尝试稳定情绪
保持语气低沉且平稳,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避免说教或过多干预,语句可以尽量简短。例如,可以传递共情的信息,如“看得出现在很难受”。此类语言可能帮助缓解情绪。同时,应避免过多肢体接触,以免误触发对方的敏感反应。
3.观察是否存在危险信号
如果患者的情绪失控程度逐渐升级,表现为严重攻击性、自残行为或威胁他人安全,需立即停止尝试自行安抚,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专业帮助。可联系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或相关机构,确保患者能接受专业评估和处理。如果患者已经确诊抑郁症,可与其主治医生沟通,调整药物方案或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
4.记录情绪变化及行为特点
详细记录患者近期是否存在睡眠减少、精力过分充沛、言语增多等躁狂典型症状,这些信息对于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若有明确的双相情感障碍既往史,则可能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调整和情绪管理策略。
5.后续干预与支持
在患者情绪平复后,可鼓励参与认知行为疗法、家庭心理治疗等干预方法。长期来看,规律生活作息、健康饮食以及适度锻炼都有助于改善情绪稳定性。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期间,需密切监测副作用和情绪反应,定期复诊。
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专业医疗团队的介入和持续支持,任何情绪危机都需要综合考量患者的具体病程、性格特点以及诱发因素,避免孤立应对或者忽视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