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瘫痪的发生机制:
在正常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会暂时抑制身体的肌肉活动,以防止人在梦境中做出动作。但在睡眠瘫痪中,这种抑制功能未能及时解除,导致人在清醒后短时间内仍然无法移动四肢或说话。
2.可能的诱因:
a.*睡眠不足*:长期熬夜或缺乏足够的高质量睡眠是主要触发因素之一。
b.*压力过大*:心理压力和焦虑会扰乱正常的睡眠周期。
c.*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比如倒班工作或频繁跨时区旅行,容易打乱昼夜节律。
d.*睡眠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嗜睡症与睡眠瘫痪密切相关。
e.*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睡眠瘫痪在一些家庭中可能更易发生。
3.伴随症状:
a.许多人报告在瘫痪期间感到胸闷或压迫感,这可能与呼吸模式的变化有关。
b.有些人还可能经历幻觉,例如看到“影子人物”或听到声音,这与REM睡眠阶段的梦境残留有关。
c.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多数情况下几秒到几分钟后能恢复正常。
4.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
a.保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并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
b.避免过度劳累,减轻生活中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c.睡前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尼古丁等。
d.如果多次出现并影响生活,应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潜在的睡眠障碍。
睡眠瘫痪虽然令人感到恐惧,但它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建议关注睡眠质量,并注意调节生活方式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