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药物治疗:
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明确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菌类型和敏感性测试结果决定。
止痛药: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和炎症。
外用药物: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可用于局部涂抹以抑制细菌生长。
2.局部处理:
温热敷:每天数次使用温热湿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脓肿成熟及引流。
清洁与消毒:保持患处清洁,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继发性感染。
3.手术干预:
切开引流:对于较大的脓肿或已经形成的脓腔,需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促进愈合。操作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由专业医师操作。
拔出异物:如果疖肿是由毛囊炎引起的,必要时需拔除受感染的毛囊。
4.其他支持疗法:
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等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
监测病情进展: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疮疖痈肿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整体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抓挠患处,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