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慢性便秘:慢性便秘是导致无法正常排便的常见原因之一,影响大约16%的成年人口,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长期不良的饮食结构、缺乏运动以及生活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便秘。
2.直肠或结肠疾病:某些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憩室病或梗阻性排便症候群可能会导致慢性便秘。这些疾病在不同年龄段都会出现,但在50岁以上的群体中更为常见。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和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便秘作为副作用。据统计,大约40%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会经历便秘。
4.神经系统问题:神经系统的问题,如帕金森病或脊髓损伤,可能干扰肠道的正常功能,影响排便能力。
5.灌肠作为临时解决方案:灌肠能够有效帮助排清肠道内容物,快速缓解便秘症状。频繁使用可能导致肠道对自然排便的依赖,建议只在医生建议下使用。
调理建议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25-30克)、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至少1.5-2升),以及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果持续依赖灌肠,应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进一步评估和指导,以便确定潜在的病因并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