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遗传因素:虽然近视的遗传倾向通常在青少年时期体现,但部分人群可能在成年后,尤其在基因易感性较高的情况下,因外界刺激触发近视的发生或加重。
2.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电子屏幕和数字设备的普遍使用导致用眼负担增加,长时间阅读或工作会造成视疲劳,促进眼轴拉长,从而引发或加重近视。
3.年龄相关变化:25岁后眼球的发育趋于稳定,但眼部调节能力可能随时间逐渐下降。如果过度依赖眼睛进行精细工作,眼部的代偿机制容易失衡,形成假性近视或诱发真正的近视。
4.生活习惯和用眼环境:缺乏户外活动、长期暴露在不良光线下(如昏暗或过于强烈的灯光),都可能导致视力问题。研究显示,每天至少两小时的户外自然光照可有效延缓近视的进展。
5.疾病或药物影响: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能影响晶状体屈光度;部分药物可能作为副作用改变屈光状态,引起近视表现。
6.压力与睡眠不足:慢性压力和休息不足也被认为与眼压调节异常及屈光度变化有关,从而增加近视风险。
成年人在25岁以后仍需注意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并定期检查视力,以确保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