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剧毒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效力极强,其每日摄入量超过一毫克即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2.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类氯化有机化合物,多为工业副产品。其主要成分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在实验动物中显示出强烈的致癌性,少量暴露即可诱发多种癌症,包括淋巴癌和肝癌。
3.苯并[a]芘:苯并[a]芘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烟草烟雾、烧烤食物及机动车尾气中。研究证实,该物质的致癌剂量极低,接触微量即增加肺癌、皮肤癌及胃癌的风险。
4.砷化合物:无机砷及其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砒霜),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饮用含砷水或接触非职业暴露,即便是微量,也会显著增加皮肤癌、肺癌和膀胱癌的发生率。
5.放射性同位素: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如钚-239、镭-226,其辐射能力极强,即使是极小剂量的摄入亦能破坏细胞DNA,引发骨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以上提到的物质因其强烈的致癌性,即使极小剂量也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通常通过污染环境、食品安全问题或工业生产产生相关风险,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暴露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