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麻醉及患者体位:
使用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痛。
患者仰卧,头低脚高约15-20度,以便暴露腹股沟区域。
2.穿刺及建立气腹:
在脐部下方做一个约1厘米的小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毫米汞柱。
插入腹腔镜,通过屏幕观察腹腔内部情况。
3.建立操作通道:
在腹部两侧各做一个5毫米的小切口,插入两个操作器械套管(通常一个在左下腹,一个在右下腹)。
4.分离腹膜并暴露疝囊:
使用电钩或电刀,将覆盖在腹股沟区域的腹膜切开,并小心分离以暴露出疝囊和精索结构。
5.处理疝囊:
将疝囊推回腹腔内,如果是间接疝,通常需要将疝囊颈部结扎或切断。
如果是直接疝,则直接将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
6.铺设补片: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补片(通常为聚丙烯材料),将补片放置在疝缺损区域。
确保补片覆盖足够范围,避免疝气复发。
7.固定补片:
使用缝合、钉合或者胶水等方法将补片固定在周围组织上。
注意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8.关闭切口:
重新覆盖腹膜,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
移除气腹,逐步减压至正常水平。
9.手术结束及苏醒:
检查所有器械是否完整,然后移除腹腔镜和套管。
缝合皮肤切口,贴上无菌敷料。
结束麻醉,转移患者至恢复室进行观察。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需注意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