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
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类(阿莫西林)等。治疗时长一般为3至7天,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病原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确定。
消炎药:如呋喃妥因或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联合使用也可以缓解症状。
2.间质性膀胱炎: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减轻膀胱疼痛和炎症反应。
抗组胺药:如羟嗪,可以减少过敏反应和炎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膀胱不适感。
3.膀胱过度活动症: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膀胱肌肉的异常收缩。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可以放松膀胱肌肉,增加膀胱容量。
4.盆腔肌肉功能障碍:
物理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能够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控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短期使用肌肉松弛药物。
不同病因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选择药物前最好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包括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病因。同时,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并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如有疑问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