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的病理分析怎么看

2024-10-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肺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其病理分析通过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进行详细评估。

1.组织学特征:

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肺腺癌的重要手段。显微镜下,肺腺癌通常表现为腺体结构异常增生,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仁突出。

非典型腺体结构可以包括管状、乳头状、实性和微乳头状等多种类型。这些特征有助于鉴别不同亚型的肺腺癌。

2.免疫组化标记: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NapsinA,这些标记在大多数肺腺癌中呈阳性表达。

P40和P63主要用于区分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因为它们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一般为阴性或弱表达。

Ki-67标记物用于评估肿瘤增殖活性,其表达水平越高,提示肿瘤增殖能力强,恶性程度更高。

3.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够识别出与肺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KRAS等。EGFR突变在亚洲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大约为30%-50%,而在西方国家仅为10%-15%。

ALK融合基因突变在肺腺癌患者中约占3%-5%。这些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肺腺癌的病理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从而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