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tPA是一种重组蛋白,通过与纤维蛋白结合,转化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从而促进血栓的溶解。常见的tPA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该类药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2.链激酶
链激酶是一种从细菌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够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促进其转化为纤溶酶,进而溶解血栓。由于其抗原性较高,可能引发免疫反应,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尿激酶
尿激酶来源于人尿,具有直接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与链激酶不同,尿激酶的抗原性较低,较少引起免疫反应,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和肺栓塞。
4.新型溶栓药物
新型溶栓药物包括十字激酶和德洛替酶等。这些药物通过更优化的结构设计,增强了溶栓效果,同时降低了出血风险。在临床试验中,这些药物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溶栓药物在临床应用时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和禁忌症,以避免不必要的出血风险。使用前应进行详细评估,选择最适合的药物类型和剂量,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