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原因和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上睾丸癌。
年龄:大多数病例出现在20至35岁的男性中。
种族:白人男性患病率较高。
胚胎发育异常:如隐睾症等生殖系统异常增加了患上睾丸癌的风险。
2.症状和体征:
睾丸肿块或无痛的增大: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阴囊沉重或疼痛感:在一些病例中会出现这些症状。
下腹或背部疼痛:这是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的迹象。
乳房组织增大或压痛:由于激素变化引起。
3.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来查找睾丸是否有肿块或异常。
超声波检查:使用超声波图像进一步评估睾丸内部结构。
血液测试:检测特定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4.治疗方案:
手术: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患病睾丸达到治愈目的。
化疗:用于治疗已经扩散的癌细胞,或手术后预防复发。
放疗: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睾丸癌,特别是对放射敏感的生殖细胞瘤。
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测试,以监测病情进展和复发情况。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提高睾丸癌治愈率非常关键。建议对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