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骨折后的肿胀:骨折处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这会导致周围组织对邻近神经的压迫,从而引发麻木感。尤其是在下肢骨折时,体位改变可能加重这种压迫,导致起立时麻木加重。
2.血液循环问题:骨折后的固定装置(如石膏)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在站立时,血液重新分布,而受限的区域可能表现为短暂的麻木和刺痛。
3.神经损伤:在一些情况下,骨折可能伴随神经损伤,直接影响神经信号传导。如果神经未完全恢复,随着体位变化可能会出现麻木或其他感觉障碍。
4.缺乏运动:长时间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影响正常的神经功能。当恢复活动时,身体需要重新适应,期间可能会出现麻木等不适症状。
如果骨折后出现持续性或严重的麻木,应及时就医以确保没有更严重的并发症。适当锻炼、正确使用支具与保持良好的康复习惯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