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温度刺激:坐浴通常使用温水,热刺激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导致肛门及其周围组织充血,从而产生肿胀感。尤其是在较长时间坐浴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2.炎症反应:如果有肛周疾病,如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等,在坐浴时增加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引发肿胀和不适。
3.压力变化:坐浴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和软组织受到持续压力,从而引发肿胀感。
4.化学刺激:某些坐浴药物或添加剂可能对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特别是对于敏感人群,这可能会引起局部的轻微过敏反应或刺激性炎症,导致肿胀感。
为了减少坐浴后的肿胀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坐浴的水温,不宜过高。
坐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10-15分钟为宜。
使用温和、不含刺激性成分的坐浴产品。
避免在炎症急性期进行长时间坐浴。
如若肿胀感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排查相关疾病,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