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术后应激反应: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肠道功能。手术后初期,肠道可能会出现功能紊乱,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2.麻醉和药物的副作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特别是全身麻醉,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术后使用的某些止痛药(如阿片类药物)也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和排便异常。具体而言:
麻醉药物可能会在24-48小时内对肠道产生影响。
止痛药物(尤其是阿片类)在用药期间和停药后几天内可能引起便秘或腹泻。
3.术后饮食调整:手术后患者的饮食可能与平时不同,如流质饮食或高纤维饮食,这些变化容易引起肠道反应,导致夜间频繁排便。例如:
流质饮食可能导致大便变稀,排便次数增加。
高纤维饮食能够促进肠蠕动,也可能增加排便次数。
4.肠道菌群失调:在住院期间,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加。这通常会在停药后逐渐恢复。
5.心理因素:手术后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会对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情绪波动可能加快肠蠕动,导致多次排便。
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同时,可以通过调节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来改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