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频率和类型:偶尔的早搏通常无害,但如果早搏发生得非常频繁,比如每分钟多次,或者呈现成串出现的形态,这可能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症状表现:早搏如果引发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头晕、胸痛或呼吸急促等,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心脏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3.潜在疾病:早搏可能是某些潜在心脏疾病的征兆,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如果早搏与这些疾病相关,则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化验等手段进行全面评估,以防止病情恶化。
4.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风险因素可能加剧早搏,因此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减少早搏的发生。
对于多数人而言,早搏在日常生活中无需特别干预,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有助于提前发现心脏方面的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