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基础病因未解决
止疼药只能缓解疼痛症状,但并不能治疗导致疼痛的根本问题。如果是胃肠道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胆结石或胰腺炎,止疼药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出现持续腹痛时,应尽快就医,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超声或CT等明确诊断。
2.药物选择不当
不同类型的腹痛需要不同的药物。例如,痉挛引起的腹痛更适合解痉药,而非单纯止疼药。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药物,疼痛可能不会缓解。这种情况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3.药物剂量不足或耐受性
很多人未按建议剂量服用止疼药,导致效果不足。长期或频繁用药可能引发耐受性,减少药效。如怀疑剂量不足或存在耐受性,应与医生沟通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4.药物副作用引发新问题
某些止疼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可损伤胃黏膜,甚至诱发胃溃疡或胃出血,从而加重腹痛。如果伴随黑便、呕吐咖啡色液体等,需立即就医。
5.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疼痛通常对普通止疼药反应较差,可能需要针对性药物调节肠道功能,如促动力药、益生菌,甚至心理干预治疗。
持续腹痛可能提示潜在的严重疾病,不宜自行盲目增加药物剂量或长期依赖药物,需要结合症状特点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