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通常为100至160次每分钟。
P波: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正常,P波形态正常,因为起源于窦房结。
PR间期:PR间期正常,因为没有传导障碍。
发生机制:通常由生理因素引起,如运动、情绪紧张或发热。
2.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通常为150至250次每分钟。
P波:P波可能难以识别,或与QRS波重叠,因而不明显,或者是反转的P波。
PR间期:由于异位起搏点在AV结节附近,PR间期可能缩短或变长。
发生机制:通常由异常的心脏电活动引起,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在识别这两种心动过速时,心电图是一个重要工具,但也可能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临床评估进行全面分析。